EN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成果  >  学术交流  >  正文

文化及身份认同——Joanna Zylinska
作者:尹尚   时间:2018-06-04   点击数:

“国际学术交流月”系列讲座

英国Joanna Zylinska教授:文化及身份认同(Culture and identity)

5月28日下午,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传播与媒介系主任、国际知名媒介理论学家、作家、艺术家和策展人乔安娜·瑞林斯嘉(Joanna Zylinska)教授来到tyc8722太阳集团城2015级本科生课堂,为师生带来了题为“文化及身份认同”(Culture and identity)的讲座,介绍了当代西方国家对文化和身份的看法,并与大家共同讨论了中国文化身份的模型。联系到同学们所学的跨文化传播课程,Joanna Zylinska教授指出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身份,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传播。本次讲座由tyc8722太阳集团城副院长邱凌老师主持,研究生刘欣担任翻译。

讲座伊始,Joanna Zylinska教授让在座的同学做了一个有关自我认知的小练习:假设一个在社交网站上交友自我介绍的情境,大家拿出一张纸写下一些来描述自己的身份的词。在这个练习中,对按什么样的顺序描述自己问题的思考体现了身份描述的多样性和困难性,即我们很难用一个词或者很准确地描述自己的身份。进一步更深层次地思考这个问题,有关身份的解释和答案也不是唯一的。

随即Joanna Zylinska教授提出今天讨论的是与人类生命相关的基本问题,如“我是谁”“我是如何看待认识自己的”,而其中核心问题就是“我是谁(Who am I)”,与此同时还要思考“我们是怎样获得身份的”。大家可能都会认为这些问题是理所当然或者显而易见的,但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所谓的身份并不是定型的,权力、文化习俗、家庭、传统、意识形态等因素都会造成人们对身份定义理解的不同。针对这个问题,Joanna Zylinska教授为我们讲述了关于身份解释的两种模型。第一是Essentialist,假设关于人的自我身份是一个核定的概念,即在时间和地点范围内人类的本质特征是不变的;第二是Strategic,身份应该要被看作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而不是一种恒定的状态。在第一个话题里,“人性本质是一成不变的”的观点让我们没有更多的争议的空间,教授也认为这个观点是不可取的。而第二个问题才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人的文化身份是如何在发展中被再次塑造的,让我们认识到人的一生的任务就是发现自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对谈论identifications(身份)更加感兴趣的原因。

谈及西方与东方在身份模型上的区别,Joanna Zylinska教授指出,在西方个人身份是完全独立于集体而存在的,而在亚洲,个人身份往往会与集体身份交织在一起。教授通过自己的阅读、与东方人的对话对儒学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例与我们分享了她的见解。她认为,中国儒学强调关系在身份认同中比个体身份更加重要,中国人在定义自己的时候往往会选择把自己放在和别人的某种从属关系中。在亚洲儒学思想的框架下,我们对自己的定义是从我们的关系圈中得来的。

接下来,Joanna Zylinska教授讲述了身份成为当今争议性问题的原因以及该问题的溯源。其中,她提到了Zygmunt Bauman学者“Modern life-the pilgrim”的观点,类比来看现代人的生活也是朝圣的过程,即为了追求一个目标去努力发展自身。但不同之处在于现代人已经不完全是朝圣者的身份,其设定的更多的是小目标,而非过去朝圣者追求的终生目标。当今朝圣者的身份已经被分为四个具有代表性的身份特征:1、the stroller(游荡者、漫步者)强调了在消费社会人的身份的无目的性;2. the vagabond(“开着房车到处旅游的人”)即无政府主义者;3. the tourist(旅行者)代表有自己的归属也有短期的目标的人;4. the player(玩家)不重视法律、秩序,通过直觉采取应急措施而避免承担责任的人。Bauman的观点总结来说即过去的“朝圣者”对于生活或者身份认知有一个大的目标且会终其一生去实现,而现代性的人将其目标碎片化,变成了短期而非长远目标。

讲座最后,Joanna Zylinska教授与在座师生共同探讨了中国文化身份特征的问题,为同学们的疑惑做出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