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工作动态  >  正文

卓越新传人——记者节活动感想(二)
作者:李谡 张鑫淼   时间:2020-12-13   点击数: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或许,对于记者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11月7日下午,我随杨璐老师来到了他的母校,也是传媒行业的黄埔军校—中国传媒大学,来参加第7期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节论坛暨CMG云创论坛。还没到会场,我就被那阵势惊住了。一进门首先就看到了两辆央视8k直播车,进入4k专业演播室时完全被它们专业氛围所感染了。当敬一丹出场时,作为一个新闻学子,我更是止不住的激动。

会议开始了,本次会议围绕“践行使命,抒写中国精神”“记录历史,见证中国力量”“命运与共,体现中国担当”三个主题进行。本次论坛邀请了在抗疫前线采访报道的记者前来讲述工作经历,分享工作经验。全是大牛、全是干货。作为尚未入门的新闻小白来说,这次论坛真的是满满的干货。

首先是“践行使命,抒写中国精神”主题,本次主题邀请到的是两位深入在新冠疫情期间,不顾个人安危深入一线的两位记者。我印象很清楚的是其中一位记者是95年出生,是拍摄团队中最年轻的一位记者。在武汉期间,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与生命健康危险,顶着每天只睡5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压力,每天坚持进入医院去拍摄记录。一层层的防护服掩蔽下,常常就是满满的一身汗,但在这样的工作条件下,他们仍然能够用手中的笔与镜头去记录、去描述。作为一名青年新传学子,他们两位身上的精神值得我去学习。

在“记录历史,见证中国力量”主题,湖北广播电视台纪录片部主任朱力军作为抗疫斗争中亲历者、记录者和见证者去分享抗击疫情的典型案例、真情故事与珍贵画面。郭静是中国之声的记者,她详细介绍了“零点行动”、特别策划节目《天使日记》创作过程等内容。她认为,我们应该站在不同人的角度去还原历史,好的新闻作品可以对抗遗忘。朱力军分享了抗击疫情纪录片拍摄经历并展示了武汉封城居家隔离76天拍摄的照片。这一张张照片就传递了一种作为新闻人的担当和责任。

作为新传学子,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我一直关心的一个问题。葛云飞是总台CGTN记者,他的作品《武汉抗疫记》纪录片在各大外国网站播放后,收到大量的好评与积极响应。在他的讲述过程中我也了解了讲好中国故事首先我们应该有一定的文化自信,并且要积极坦荡的面对外界的观点和看法,积极将我们好的一面与实际情况展示给对方。在葛云飞老师讲述过程中,我作为学生代表进行了提问。问题就是“如何让国外的观众更喜欢我们的节目”葛老师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从选题、制作、编辑等几个方面分别给我们分享了经验和技巧,也让我获益匪浅。

在本次论坛同时也采用了专家点评的形式,胡智锋、俞虹等专家教授的点评,从理论方面为我们讲解了作为新传人,责任担当是我们的第一位。回望我自己学习新闻传播专业1年多的时间,我发现对于理论和业务的能力我仍然处于小白阶段,但是经过了本次论坛,我更加树立了未来成为一名负责仁的传媒人的志向,也励志做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tyc8722太阳集团城2019级本科生 李谡)


胸中有坚守 眼底有星河

第21届的记者节,我来到记者节论坛的现场,第一次听到了国内专家的现场点评,第一次近距离的看到这么多可爱的充满理想的记者们,如果说感受,那就是我看到了许多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可能性。

突如其来的疫情是给所有人的挑战,奔赴一线的不只有医护人员,还有扛着摄像机拿着话筒出发的新闻工作者,他们在新年倒计时的钟声里敲打键盘,在危险而物资短缺的一线记录历史,在万众瞩目的时刻及时地发出信号——我们在一线,我们在现场。

如果说记者的奉献和牺牲打动了人们,那么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可能更需要思考的是,这次疫情中这些优秀记者的行动和报道代表了什么,换句话说,在这样的时刻作为未来传媒人的我们,应该关心什么,选择什么,传递什么。

这次论坛的主题叫:“很多人往后的时候,我们得往前。”在这句话里,前进后退这两个举动看似是相反的,其实做出选择的出发点是相同的,即基于对于更高价值的追求。很多人向后退,是因为后面更安全,而记者们往前走,则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追求更高的新闻价值。在论坛中,代表记者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是“新闻阵地”——我们要坚守我们的新闻阵地。这是一个偏向军人风格的表达。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老师对此解释说:“如果说战争是军人的战场,疫情是医生的战场,火灾是消防队员的战场,那么对于我们记者而言,实际上责任驱使你们把任何一个新闻事件现场都当作自己的战场。”所以那些一线的坚守和付出就都有了解释,因为是战场,所以一步都不退。

记者的责任感同时意味着记者肩负着传递观念和导向的作用。其实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比较疑惑的一个问题——面对有限的报道资源,记者应该选择向社会去传递什么样的内容,也就是说在积极和消极报道之间,媒体人应该如何抉择。我想《面对面》的主持人董倩的话也许能给这个问题一个答案。她说在抗疫一线的时候她经常会遇到病人家属的求助,询问能不能帮忙找床位,其实在一线像这样问题还有很多,但在当时全国人民都处于一个很慌张的状态时候,记者是选择把更多的冲突和问题突出出来,还是给与民众们抗击疫情的信心,从责任感的角度来讲,后者也许是更正确的选择。时代的瞭望者的角色意味着媒体人要学会发现和曝光问题,也要能够找到和传播希望,而这个平衡点的选择是每一个媒体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最后我想说,那些有新闻理想的记者真的是很可爱的人。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今天,很多人都在寻找专业记者的立足点在哪里。而这些记者用疫情报道中的出色表现告诉我们,专业的媒体人永远拥有最鲜活的战斗力和生命力,好的新闻作品可以对抗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可以对抗浮躁的标题党和假新闻,可以对抗这个健忘世界的遗忘。

你看他们,心里有火,眼底有光。

(tyc8722太阳集团城2018级本科生 张鑫淼)